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其实只是防电击的一个有效手段(方法),并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在绝缘.耐机械强度密封等新材料不断发展的今天,以控制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防触电防护方法逐渐被弱化(新标准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已被放宽),以集成体系形成的小型化.单一高绝缘等级防护方法逐渐被人们所利用.瘦小精美.功能齐全将成为便携电器的发展目标;而对于我们的职业性质,材料的穿透距离似乎更值得关注. 图文并茂比较好,定义倒是很容易理解 在GB4706.1-2005对应回GB4706.1-1998 附录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变化比较大.
1998版比较易懂,但2005让人理解又变了.
有没那位看过的,给些意见? 爬电距离(漏电距离)是在两个导电体之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要求,而电气间隙是不同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机壳(大地)之间不会发生击穿的安全距离,这两个参数如考虑不周,将会引起电路击穿,绝缘失效。
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有此规定值。如低压电器电控设备有以下规定:
额定电压“大于300V 小于660V”爬电距离为14MM,电气间隙为8MM
——摘录自《电气设计禁忌手册》(P576页) 主编 李辛
标准中规定接线板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应不低于175V还规定了接线板上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及耐压数值。
标准中还对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作了规定。例如对额定电压为380V的电机,其带电零件之间和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6MM(注2),带电零件与易碰零件的电气间隙,如接线端子与接线金属外壳之间距离不小8MM,电气绝缘零件的爬电距离不小6MM(注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小于标准规定的数值就不能保证带电零件之间以及和接地、易碰零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击穿电压,不能保证电机的可靠运转。
——摘录自《电气设计禁忌手册》(P406页) 主编 李辛 请问一下IEC600065 与IEC60950之间的差异,不知那位大师清楚,能否告诉一下,不胜感激! 是应该先保证爬电距离还是电器间隙,或必须同时保证? 引用第14楼jon100于2008-06-30 17:16发表的:
爬电距离与漏电距离是不是都不小于3mm呢?
GB7000.1-11
爬电距离不小于2.5mm;漏电距离不小于1.7mm
Re:回 27楼(admiral) 的帖子
引用第43楼roberthello于2008-07-02 15:56发表的 回 27楼(admiral) 的帖子 :“绝缘子脏了,特别是雾天,爬电距离就大了,发生的高压闪络事故”----应该是爬电距离变小了发生高压闪络事故吧,一般标准里面都是规定最小的爬电距离和电气值,也就是说爬电距离越大应该越安全才对啊!
还是你细心,怎么我这样都没看到。 我认为现在认证,最麻烦的是分类(污染等级),因为,不同的分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不同. 基本定义,爬电距离是指通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之间的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电器间隙是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之间通过空气的最短距离。这两个距离都要有一端是带电体,所以在电器产品里面对于那些裸露的带电体部分与接地金属或表面才要求测量。具体到灯具里,要求测量的地方大致有,开关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可触及金属或表面之间,灯头的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