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想提个疑问供大家讨论啊。在IEC 60950中,对于clearance中允许插值,而且精确到0.1单位,我的问题是对于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是在2乘以查出表中的数值之前取小数点后一个单位呢还是2乘以查出表中的数值之后取小数点后一个单位?另外,取0.1单位,那么后面的小数是按进位的方法还是按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0.1呢?
回 1楼(多多学习) 的帖子
关于这两者的英文叫法,美标中也有叫 clearances(电气间隙) and creepage distances(爬电距离),请参考UL2111, Sec. 11A.3。而Through air(电气间隙) and over surface(爬电距离)是在UL1004里关于spacings讲解的表格中的比较形象的叫法。回 27楼(admiral) 的帖子
“绝缘子脏了,特别是雾天,爬电距离就大了,发生的高压闪络事故”----应该是爬电距离变小了发生高压闪络事故吧,一般标准里面都是规定最小的爬电距离和电气值,也就是说爬电距离越大应该越安全才对啊! 引用第39楼wxjiu于2008-07-02 12:52发表的 :9. 个人疑问
拿开关电源来说,
PCB板上初级侧的反馈绕组(及其电路),算是次级吗,
.......
是初级 这个贴比较好!
这个问题困扰我好长时间了,应该好好学习下!呵呵 描述 Mm
爬电距离
1 不同极性的带电零件之间 4a)
2 带电零件和:
— 绝缘材料部件的可触及表面之间;
— 接地金属部件(包括接地电路部件)之间;
— 支撑暗装式开关底座的金属边框之间;
— 固定底座、盖或盖板的螺丝或装置之间;
— 外部装配螺钉之间,插头契合面上的和接地电路相隔离的螺钉除外。
3
3
3
3
3
3 当插头完全插入时,插头的插销和插销相连的金属部件与用一系统的插座中易触及未接地金属部件之间,且这些易触及部件是处于最不利结构的情况下c;
6d)
4 当插头完全插入时,插座中易触及的未接地金属部件b)与用一系统中插头的插销和与插销相连的接地金属部件之间,且这些易触及部件是处于最不利结构的情况下c; 6d)
5当不插插头时,插座的或插头的带电零件与其可触及非接地金属部件或功能接地金属不见之间b 6d)
空气间隙
6 不同极性的带电零件之间 3)
7带电零件和:
— 绝缘材料部件的可触及表面之间;
— 第8项和第9项未提及的接地金属部件之间,包括接地电路部件之间;
— 支撑暗装式开关底座的金属边框之间;
— 固定底座、盖或盖板的螺丝或装置之间;
— 外部装配螺钉之间,插头契合面上的和接地电路相隔离的螺钉除外。
3
3
3
3
3
8 带电零件和:
— 在插座处于最不利位置的情况下专门接地的金属盒e之间;
— 在插座处于最不利位置的情况下无绝缘衬垫的不接地金属盒之间;
— 插座和插头的可触及性不接地或形式接地金属部分。
3
4.5
6
9 带电部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的安装表面之间。 6
10带电零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凹槽(如有)的底部之间 3
通过密封混合物的距离
11 覆盖至少2mm密封混合物的带电零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的安装表面之间; 4a)
12 覆盖至少2mm密封混合物的带电零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里的任何导线凹槽(如有)底部之间 2.5
a)对额定电压小于等于250V的开关,可降到3mm。
b)对螺钉及其类似零件除外;
c)最不利机构可通过有关系统的相应标准中的规定的量规来检查;
d)对额定电压不大于250V的电气附件,此值要降到4.5mm;
e)单独接地的金属盒为仅用于在要求将金属盒接地的电气装置中使用的金属盒。 每个标准对爬距和电气间隙的要求不一样,但是原理肯定是一样的。
我们的产品属于实验室电气设备,适用的标准是IEC61010-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通常要求是: 网电源部分相反极性之间(L-N) 1.5 mm,3mm,网电源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L-N) 1.5mm,3mm,初次级变压器间 3.0mm,6.0mm ,初次级光藕之间 3.0mm,6.0mm。
如果设备被规定成能在高于2000m 的海拔高度上工作,则其电气间隙要乘以从表3 查得的系数,该系数不适用于爬电距离,但是爬电距离始终应当至少等于电气间隙的规定值。
通常容易出问题的是初次间变压器间和初次级光耦之间,甚至和光耦的封装有关系。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怎样才能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我曾经见过某认证机构的工程师作结构审核的过程,他用的是游标卡尺,但是其测量值与
产品设计师的测量值并不十分相符。 在电路上直接测量是量不准确的呀 ,我公司是在电脑里测量布线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