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assagere 于 2020-6-23 17:14 编辑
- f7 V. a, W- d. [' @4 E' r
, n) c" m# U& h/ Y, t个人觉得,内部基本绝缘接触了已接地的金属外壳,是允许的。但开孔部分,如手指测试接触性时,依然不允许手指直接触碰到基本绝缘,因为如果基本绝缘失效,但接地保护失效时,就会有危险,除非接触基本绝缘的同时,手指与外壳的接触始终有效,但这是个临界值,要求触碰不到就可以了。$ ?8 J3 j. T4 h( l' P
\" c# i5 S* ~4 J
关于问题2,这其实和点击保护基础逻辑有关了,我们大家知道也简单,男的安规工程师,喜欢多思考的,都会有自己的体会。: V( E2 x0 G7 f
% v$ P4 D ~7 Q4 f7 q' q双重绝缘 -- 基本绝缘 + 接地保护 --- 等效于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爬电距离和净空距离 --- 一类器具和二类器具的不同耐压值- P- f# X. U- l- ^
! ~* [4 k7 b; S以上的这些,其实都是防触电,除了漏电流、电容等元器件放电外的防护措施的核心,但仔细想想,这些措施其实都是等效可替代的。比如:0 x A$ O! l5 s' W" h4 W
1、金属外壳做II类器具时可能成本会高些,那可以做成I类器具,内部线可以降低成本(基本绝缘),于是双重绝缘就变成了基本绝缘+接地了;* s- W9 [/ _ @" W4 T( z, o
2、金属外壳的I类器具上有一面是开孔的塑料面板,这时此部分就无法按“基本绝缘+接地保护”的方法来实现,那可以采取等于附加绝缘的空气距离/爬电+有基本绝缘的电线,又或者直接采取双重绝缘保护措施,如外部的橡胶电源线、塑料电气外壳(物理强度要有),那就可以直接触摸了了。3、在金属外壳内部紧贴着一层加强绝缘时,需要对加强绝缘打对应的耐压。
5 `' y: x6 c5 a0 q: X9 `$ r/ Q, X9 ?
! ?3 T$ u7 J, K& I) L这几项内容的替代体现的就是安规的双重保护原则(双重保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在符合社会经济水平和可承担成本的基础上一种合适的保护水平)。接地保护,其实就是相当于附加绝缘,尽管他们保护的机理不一样,如接地要依靠地线有效接地。
1 N8 F- J1 E( E/ R8 }" Z( f% @ F: K, N
所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安规工程师,这些基本内容要熟悉,想想也没啥区别啊。
* H- Q: L0 ?7 i& g6 i9 U
0 g M3 c$ d8 _# O/ U1 G
! K" Y, t! ]$ g5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