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5 12:26
|
只看该作者
31. 实验室内部校准问题:实验室建了标,如何处理,组长处理方式不一。! ], I; G( v C* g0 w
U: o$ _' |* |1 ]5 C( c/ P7 u
答:①实验室即使建标,在现场评审时仍应评审其内部校准的能力。②CNAS项目主管、评审组都应严格执行CNAS-CL31《内部校准要求》,现场评审时派相应校准评审员评审内部校准能力。4 C. F3 L" U- h- D8 B2 k) R& G% a
" [7 g; [! o; t9 X! |+ @. p+ Q# [) G
32. 目前,开展内部校准的实验室一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二是出于节约经费的考虑。现场评审中,还未见到实验室申请内部校准能力,往往是到现场才发现开展内部校准,但一般评审组里没有校准评审员,实验室也未能按照内部校准的要求开展工作,实验室仅仅是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以检测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来判定仪器设备正常可用。现场评审是不知如何把握?" I5 ?5 S' h9 x6 X
# r1 \8 Y# q0 g( k7 O& B 答:CNAS-CL31《内部校准要求》中已明确,实验室有内部校准但未提前申报,现场评审时发现,评审组中没有相应校准人员时,使用依靠内部校准实现量值溯源的仪器设备检测的相应参数不予认可。+ u, [! A5 U- G9 u
0 B% ^$ P O. R1 h, \) K }3 y0 \
33. 监督评审中发现检测实验室有内部校准活动,依据国家发布的校准规范或检定规程,校准人员经实验室自行培训考核合格,参考标准及辅助设备送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实验室有校准记录(有不确定度信息)或检定记录(有合格结果),记录格式内容符合规范或规程要求,涉及到内部校准项目,能否予以维持认可?
: `# }) y+ n! `" S- z& `) H/ A. `& Y* I! Z8 g' a2 r5 M7 C/ n3 m
答:按照CNAS-CL31《内部校准要求》,监督评审时应覆盖内部校准,如果项目主管没有派相应校准评审员,具体情况可与项目主管沟通、处理。: v0 [7 q6 q, O2 ~
5 s& S8 `2 }0 |9 r! Q* Q& }
34. CNAS-CL07:2011版发布后,对检测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如何掌握,是否严格执行“检测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G; U% B( y; W8 ]$ l, A# m
+ C8 }: E, X3 v, H7 W
答:CL07是要求类文件,必须严格执行。* a- `% [) b2 c! z! h
* H, x. S- m o+ @ Y
35. 在指示类仪器CMC数值比其分辨率还小,合理吗?如游标卡尺分辨率为0.02mm,CMC表示为U=12μm(k=2),行吗?; s) g, V# R% W* `& W {/ @. H
- I+ Y, |- r8 i
答:这个例子是可以的,校准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读数与刻线不重合时,可以估读至0.01mm,校准结果的CMC可以是12μm。& k+ }6 @; c* T% f6 P1 d
3 x% n% X. Q. f$ p1 v
36. 检测报告的内容通常不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可否。
& |# C8 f- |9 x: q q, g+ V5 j" J2 C0 ~
答:检测报告是否给出不确定度,要根据情况而定,CNAS-CL07《不确定度要求》中规定了检测实验室在何种情况下需要给出不确定度。尽管实验室不需要在所有检测报告上报告不确定度,但实验室应具备对每个出具数值的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的能力。3 K8 V1 Y$ z: Y2 G
- i! R9 ?, D. g
37. 部分实验室,特别是第一方的实验室,对来自客户关于“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描述”无要求,由于此类评价相对复杂,现场如何掌握?# a( _0 N/ j' b; G! y b
h' E- ^5 w2 U
答:按照准则要求,实验室要有人员要具备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能力,现场评审时要进行考核。即使客户没有此类要求,实验室也应有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能力,这是标准的要求,不可缺省。/ T' U$ x2 c/ X& y% D
0 m/ F( ~7 c+ W* X6 ]5 D! D* y/ Z' y
38. 未加盖CNAS认可标识的报告中出现了未认可的标准,且未加以说明,或报告未经过CNAS认可的授权签字人签字而签发,是否构成不符合项?$ S9 H; w/ a1 U3 y9 \
, c' l% w1 F8 y% q1 K5 Z6 S$ y: i9 o
答:分情况而定。如果报告中声称获得了CNAS认可,而未获认可项目未注明或签发报告的人员未获认可,则构成不符合。如果报告中出没有声称获得认可,则不构成不符合。, F- s- S: |9 @! Z
0 C v1 v' Q. t" C, f
39. 有被评审方为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资格,仅申请1-2个商品,而又涉及的次要、简单的理化项目,接受对其评审是否恰当?( m. b$ E, U3 B
% o* |$ D! v( `, ]/ z- t
答:按照CNAS-EL-01中对CNAS-RL01中对检测/校准经历要求的解释,如果实验室仅申请次要项目,是不予以认可的。
8 v3 P9 @+ S7 l& j! k$ ^* C5 a& H' o, w1 j5 j4 @8 K) y
40. 在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里申请认可产品为水,现场了解是生产用水或养殖用水,能否纳入食品范畴来给予推荐认可。* b2 w' ^/ Y4 x+ x
. X8 Q6 q+ p& X7 y) Q! I
答: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受理权限是认监委实验室部,评审组现场评审时仅对经认监委受理的申请书中申请的能力是否具备进行确认。相关情况应在评审报告中说明。0 ^, r4 Q% `" t
3 x0 O# ~. B Z; o 41. 建议对标准变更申报定个时间规定,如有一新标准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有的实验室(包括检查机构)在实施之日后的三个月内进行了标准变更申报,但有的实验室却在半年或一年后(或更长时间)才进行标准变更申报。(目的是在开具不符合项或不予确认时有个可操作的依据。笼统规定“及时申报”有时不符实际情况)
2 U6 U2 A% [2 ?1 w" f! b" I
( o# s; H3 m! C* P( r. U1 m$ x" m 答:CNAS-RL01《实验室认可规则》“认可变更的要求”中规定获准认可的实验室发生包括标准变更在内的一系列变更,应立即通知CNAS。“立即”的含义是应在一个月内申报。在目前正在修订的RL01中已明确具体时限。) q5 ~9 r, ?7 Z' p# X% O
; K( u# D% [4 Z2 b 42. 标准变更申请已提交CNAS后,如检测方法无实质性变化,可否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后继续使用CNAS标识?
7 d! B0 `" r; T! M1 y7 G
! Q+ k+ U' H' K0 L) @& L [3 \/ d 答:不可以。必须经CNAS认可后,才可在检测报告上使用认可标识。. n# c9 d& k# e' F8 Z. E1 Y" ], I
9 ]+ a# z- }- @' E; C$ w
43. 等同采用国外标准的需要中外标准分别认可吗?
4 ]( D! L7 M' _1 h1 u, {2 B; p3 @( |0 C" D7 e9 `
答:必须按照中外标准分别认可。- W% X5 W+ E$ c: H' g" P0 Z" v
& Q! {0 ~8 Q2 ~
44. 某实验室申请的酒精中纯度和杂质检测项目,所用的标准为GB***,该国标中杂质测试引用了某行业标准SY***,该行标是否需要单独拿出认可?
$ N: ]1 m. [; N: j; x, b" ~- Z% M8 d1 i# G4 b* K5 e
答:需要单独拿出认可。
# H0 E; y+ t' \- z# n4 `
- {$ m5 H5 _8 k/ J5 t3 A) x 45. 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在能力表述时,何种情况表述为标准方法,何种情况表述为自编方法(标准作业程序SOP)?
/ a5 {9 W: y) F7 h2 e8 G9 p" L3 T4 ]+ K
答:①通过方法确认,能够按照标准方法标准检测/校准时,可以表述为标准方法。②通过确认,需要修改采用标准方法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认可。! I( T1 [8 [6 B# P2 o6 w' p6 e' A
* q; p8 G6 W8 y5 ]
46. 被认可的标准或规范中,其内容较为简单,其引用或执行其他标准(按项目执行),这个执行标准是否要申请认可。
+ k0 B `2 [- k+ F% ~/ c: h8 I9 ] _4 ]! {
答:要申请认可。
, c& H6 _1 I; h! w5 W5 G" c& _: b/ X) v! j: |6 l6 P5 z
47. 关于标准的表述 申报的一种参数,是否可以列入不同检测方法的标准?例如:申报“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参数,在检测标准(方法)中列入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高效液相等多种方法。①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4-2003,②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的测定GB/T 5009.163-2003,③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5-2003,④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199-2003,⑤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19648-2006。
; E; K3 Q5 n8 F6 F, v. G" m- |1 G: b4 \* S( j. H5 C
答:一个参数可以申报多种方法标准,但检测对象应准确界定。
% j6 L# f$ e+ @" X; N K$ C% z0 j6 ]) s& }: {
48. 在评审中,常遇到通用准则作为认可项目,但无具体标准/方法,无具体作业指导书。
& {% B7 ?( M6 V/ y+ O+ {. j( U) z* p p3 U* Z4 s$ F" M6 P
答:原则上仅申请通用方法准则的项目,不予认可。因为所有的检测活动,大都不能直接将样品放在仪器上检测,而是要先经过样品处理、样品制备等过程,这些过程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6 A; ]9 w% R$ X0 G
. A' H- m" g( f/ Z
49. 如果以产品标准申请认可,那么现场评审时,除了确认产品标准中申请的参数外,对产品标准中其他内容如何评审能力,还需确认吗?' a5 T$ B, ?1 g6 @! ~( f Q
( b$ ^" X) ^+ `$ W) W 答:认可评审的是检测/校准能力,对于产品标准需要确认的也是实验室申请的产品标准中涉及的检测能力的内容,对于产品标准中不涉及检测能力的内容不在认可评审范围内。6 q$ r" H* h. V
3 ^6 }% m/ {6 o! ?& F
50. 以下超范围使用标准的是否可以认可?超范围使用标准的是否可以作为偏离?是否应该作为非标方法?认可参数在标准规定的参数之外;检测对象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外;用其他仪器代替的,如用ICP代替原子吸收。
: ^& ^6 d# }: U; K& m, y L% P* W; S7 j Q9 W7 j+ E E+ x" e3 m
答:以上都属超范围使用标准,此种情况实验室应按非标方法进行确认 ,评审组应核查非标方法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并对非标方法的技术可靠性进行全面分析。+ `& { V5 X0 T" o, @
' F5 U* R4 |5 l+ ^5 I4 \ 51. 很多国外的法规被认可,这些法规与检测方法无关联,实验室将法规与自选的检测方法捆绑认可,暗示CNAS承认被捆绑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符合所列法规的要求,而那些检测方法中并没有规定可以检测那些物质。! R* Y, X! ?! B& U$ S3 D
# N# @; |! S; I' [: T4 U6 y: _8 S 答:目前法规可与检测方法标准一同认可,但没有检测方法,不能单独认可法规。有些法规出台时,一些限定物质还没有具体的检测方法,因此实验室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按非标方法进行确认。! X0 ]7 R; S/ {1 B1 c
2 W+ g: @& K* I2 J' C 52. 如何解决认可申请中使用其他领域的标准方法(如,使用环境有害物质化学检测中的美国EPA标准广泛地在纺织、玩具等领域中的能力申请)在本领域中申请的问题。
, n5 l! E% W2 c0 X
: D( w0 S4 m/ v6 k3 t S 答:①实验室要按非标方法进行确认。②如果是参考使用其他领域的标准,则实验室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同时进行认可。
3 ^3 @- \ D2 D2 q: ]% g: x S: f
. ~3 \- {' F4 |( t 53. WI14-01作业指导书是否可作为不符合项/观察项的判定依据?
6 a8 L! L/ E! j- v
& O8 Z, ~) Q7 U. R) |, Q( ~2 N! p7 Y 答:不可以,因为SOP是评审员在评审时遵照执行的文件,是对评审提出的要求,不是实验室建立管理体系的依据,也不是评审依据。
6 w" W6 q% r$ R% K9 a# }
% Y4 ^3 U/ R/ s/ D/ o2 W8 S 54. 对于理化检测实验室,没有试样制备能力的试验室如何掌控?是否需要限制或说明?对于申请含有焊接等前期样品制备的实验项目,当实验室没有焊接能力的时候如何处理?因为焊接工艺会影响后期试验的结果。
8 c" I8 a9 M+ L# l- S' d+ ]' v
6 |) v( X+ W2 f& a 答:需要在限制范围栏说明不做样品制备。- S# `3 K- h" Z! J2 I% o: f
) Q$ f# J" f2 I
55. 对于没有样品加工的实验室需要特别关注,尽管仪器设备很准,但是样品加工出现错误将会是颠覆性的问题,是否可以作为分包处理?- n& K- K! e8 o) g( C
7 E' B- r _4 j6 s9 [5 j 答:如果样品加工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而实验室又不具备样品加工能力时,应按如下处理:①若检测标准中包含样品加工的要求,则在限制范围栏加以限制。②若检测标准中不包含样品加工的要求,则在说明栏加以说明。- F( K% r: H+ k
3 s$ ?. I# x%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