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楼主是以什么角度或什么身份来发起这样的讨论,首先楼主的措辞逻辑性不强,思维的跳跃性又太强,让人读完抓不住重点,云山雾罩的感觉,建议提炼出主题思想来方便大家讨论。
1 b, h! W5 V; E其次,楼主的有些观点不太认同,比如
6 Z% _1 {$ n1 r% x$ j1.所以站在机构和质量部门的角度讲,不以“服务”为根本目的终究是退步和被淘汰无论权力和政策赋予他短暂多大的辉煌。这也是各实验室取得资质重点要求的所在。
/ g- |" I' b' ~1 X+ m1 Q( T质量部门跟机构不应该以服务为根本目的,而应该以监管为目的(虽然我也不想变成这样),因为如果以服务为目的在标准的执行上有很多地方就会打折扣,比如limit超一点点,机构或者说lab就会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在数据上作假,目前大多数机构和lab所谓的服务是因为市场的竞争导致的,但如果由服务变成监管,这样又往往会形成垄断,给企业造成成本的增加,两者的平衡点还是要靠市场跟政府的调控
; O( a7 d7 y6 \6 ^& P, G2.如果安全标准能够保证产品是100%安全的,标准就不会更新。没有必要再更新。更新就是证明之前不是安全的。
8 V& Q [; g- Q标准的更新也不仅仅是补充之前证明不安全的,有些更新也是因为随着产品的更新,科技或工艺或材料的发展有可能产生之前标准所不能涵盖的危险因素# z5 j$ W. z6 F% U4 X
3.认证的深化,结果无非是企业越来越像机构,机构越来越像企业,这一条是比较同意的7 d6 I/ R, Y, y, Q* F0 H( {
关于产品为什么做认证,基本上都是由政策和市场决定的,即政府强制哪些产品申请认证,用户比较认可哪些认证;至于质量,主要由公司的质量部门去掌控,由用户来监管,安全认证不管产品质量;至于同行业竞争,这个也没什么依据,单靠认证对产品的加分实在有限,产品的知名度还是要靠质量说话;至于客户的要求,客户也是依据市场和政策来决定要求供应商提供哪些认证
+ S) r5 H, d9 g1 \& C关于认证策略,从企业层面来看能做的的确有限,毕竟大部分认证不是企业可选的,要么政策要求,要么客户要求,基本没有讨论的余地。企业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对产品型号,配置,以及销售地区的规划时尽可能用最少的认证涵盖最多的内容,减少认证的数量以及update的次数来降低认证成本,至于钻法规的漏洞打擦边球虽然不少企业都在做,但是不建议的3 \$ v4 V; N7 O
以上个人拙见,不妥之处还请指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