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杆从大动脉缝隙中穿过 差一毫米便没命 铅笔已取出 目前病情稳定! y7 E! E# J+ B. N, |
% r# r3 M9 _ I/ q& ~: ^ 广州花都一名六岁女童,前天在睡梦中跌落床下,遭铅笔扎入颈部。记者昨天下午从医院获悉,笔杆直戳胸腔,深入体内达12厘米,奇迹般地没有戳中大动脉。目前铅笔已被取出,孩子术后情况稳定。
4 h3 P- M4 R. j% ^; o; k7 O! ~% ?6 b4 P$ Q
记者获悉,鉴于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期,从昨天下午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方微博陆续发布预防儿童伤害的小知识。医生呼吁家长务必关注幼童安全,别让孩子独自玩铅笔、筷子等锐器。7 K6 L1 ^* X# \$ @" `) P
* E9 H+ S. H& {5 E3 D4 e 握笔睡觉引祸端
' n w/ V( h% C/ Y5 v' n0 V' d
5 c2 A6 @' V$ A M9 l n$ v9 n 昨天一大早,6岁的萍萍(化名)被送到省人民医院急诊室时,令医护人员大吃一惊。她的脖子上斜插着一支铅笔,大半截笔杆都没入皮肤,只剩一小截连着橡皮的笔头露在外面,约3厘米长。' ^0 h" g* d6 z4 U; H7 o" k
) B9 n2 v+ n8 R3 r 孩子妈妈声音颤抖地告诉医生,女儿明年要读小学,现在正在学写字。前晚10时,妈妈看到她还拿着铅笔在床上写字,叮嘱她“早点睡”,便走开了。等妈妈回到卧室,发现她手支着头,歪在床边睡着了。“我想把被子抽出来给她盖上,没想到一用力,孩子竟然从床上掉下来了。她手里一直拿着铅笔,就这样,笔就插到了脖子里了……”萍萍妈声音哽咽住了。6 T" C! I0 R- Z2 V8 p! r* [/ K& s
- e/ q0 K) y5 h. F0 V
笔杆避开大动脉" T0 `+ H) E- z9 k1 g- f' K' D
! q1 ?$ M; V! X: ^9 W
家人迅速把萍萍送到花都当地医院,但值班医生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建议转院。于是家人连夜把孩子送到了广州。颈部CT显示, 铅笔从萍萍的脖子左侧往右后下方向斜插入身体,笔尖穿过颈部和胸部血管丛,直插到胸部右侧纵膈,留在体内的笔杆长达12厘米。( q! ~$ r: b g9 ]/ c. E
2 T4 D/ L6 D% y5 a, ] “这个孩子太幸运了!笔杆插入体内那么深,居然是从颈部大动脉和胸部大动脉中间的缝隙穿过,稍微偏一毫米,就可能戳破大动脉,当场没命!”主刀医生、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刚说,“如果这支笔在体内断裂,情况更加危险,尖锐的断裂面更容易戳破血管,手术难度更大。”( S5 V3 u# A% c% @* X8 e6 W" O
" ?, b6 [8 r, I U% Z 怕“惊扰”笔杆手动麻醉 9 R1 ]5 M, ?3 U/ {& C
, R! [$ U0 v4 `: z: W& x, T8 _/ | 昨天13时,萍萍被推进了手术室,第一关是麻醉。由于笔杆所处位置太惊险,麻醉师不敢像常规手术一样用机器给她插管进行麻醉,因为孩子体位一改变,就有戳破血管的风险。麻醉师全手动操作,用面罩扣在她的鼻子上,并采取人工呼吸的方式,让萍萍肌肉放松。
; Z: {7 H6 M0 {" G9 f+ i- y- v4 z. K+ ]4 b
陈刚主任开始进行拔笔操作,1毫米、2毫米……铅笔一点点地退出萍萍的身体,而一旁待命的助手随时准备进行大出血下的抢救。终于,当尖锐的笔头露出,完整的铅笔被拔出来了。手术中没有损及血管,没有出现大出血。
# b( i1 m9 B4 @# k9 u1 x H: h3 m( Q# J
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的妈妈得知手术成功的消息后,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内疚情绪,痛哭起来。医生说,孩子的情况很好,住院观察一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0 I: Y7 `9 C! v
) K' v3 \! Z# |2 r* H% @ 陈刚提醒,暑假期间,家长们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别让幼童玩家中锐器,以免造成戳伤,平时更要经常教育孩子避开生活中可能隐藏危险的事物。/ J/ n2 R- O6 E+ Q6 j% c1 k
0 r2 x6 K o, O: R1 _,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每分钟有两名儿童意外丧生! |7 l( H/ v- K1 f. j
/ v& ]3 r$ z2 ]7 t7 I. r 昨天下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在世界上,几乎每分钟就有两名儿童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交通事故、溺水、烧烫伤、摔伤和中毒是导致儿童受伤甚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该基金会当天发布两条预防伤害的微博,呼吁暑期来临,小朋友们在开心玩耍的同时,也应学习保护自己避免受伤。(任珊珊 郝黎 张丹娜 卢家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安规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