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般人看来,钟表只是用来计时的机器,但瑞士人却不这么认为。瑞士一著名钟表品牌在附赠给购表顾客的一张卡片上,写有这样一句话:“400年后,记着回到表店调整闰年。”意思是说,我们的表品质之精,寿命之长,即使拿它当传家 宝也不过。有人说这只不过是瑞士人广告宣传的伎俩,当不得真。我以为,这固然是广告,但其背后却显示出瑞士人对钟表的特殊情感和独特见解:钟表绝非仅为计时工具,除了准确告知当下时刻,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承载历史,诉说未来。+ l! y5 N+ W: U; w* i
f. y8 i5 ^, V r8 k; N* G
瑞士钟表之所以会世界闻名,一个根本的原因即在瑞士人真正理解了时间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更懂得了钟表的存在价值。现代科技虽已可以利用精密工具将时间的矢向流动性表述准确,但工具再精密,也无法表达一个个体的人对时间的个人化经验,也就是说,时间工具、时间和人这三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依然是机械性的联系。而在瑞士人那里,钟表却可以充当一个将三者统一起来的完美中介——时间的当下性可以通过钟表的准确性体现,时间向性刻度上的历史和未来也可以通过钟表本身的耐久性表达,尤为重要的是,人在自身生命的有限时间段落里,通过一只始终伴随左右的钟表,不仅可以体味生命时间的细节,更可以感受生命过程的完整,甚至可以期待,400年后,不管是谁到表店调整闰年,这只表的滴答声仍伴随自己的心跳。7 t7 M& I! M7 m8 w
$ {/ I- m, C2 O3 F 正是将钟表理解为人的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视之一个外在于生命的计时产品,瑞士人在制造每一只钟表时,才能做到恪守品质,在质量上一丝不苟。也正是这些钟表为每一位拥有者提供了一个承载、保存、传达生命经验的机会,成为个体生命存在的历史见证,在如今的消费时代,在各种各样的计时产品充斥市场的当下,瑞士钟表依然能够长盛不衰,保有很好的销量。5 |9 s; x, B1 b" p9 O
# X2 Q, \9 w% m# U8 o. K% D
现在已有经济学家开始鼓吹“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认为人类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必然要向体验经济过渡,而体验经济的根本特征是,在生产行为上以提升服务为首,并以商品为道具;消费行为则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创造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并注重与商品的互动。如果这一理论没错,那么依据所谓体验经济的特征,瑞士人在制造和经营钟表的过程中,事实上早就将其付诸实践了。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体验经济理论的形成,本身就参照了瑞士钟表的历史模式?
8 |4 Q! e( b, J0 [2 I: i6 \$ m" A: Y" d. C; G% D; V: a* c7 |; i
想想看,那些知名的瑞士钟表品牌,其生产经营过程有哪一个不是以体验为基础来开发产品的?有哪一个不是强调与消费者的沟通,并触动其内存的情感和情绪的?有哪一个不是以创造体验吸引消费者,并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的?有哪一个不是以建立品牌、商标、标语及整体意象塑造等方式,取得消费者的认同感的?' |+ O: P! U* g2 c8 e( l. G9 }
, w5 h5 J" ]% ^* F( D- y 即使体验经济时代真的已经到来,重要的也不是如何去理解经济学家们所提供的理论方法,而是透过他们的观点看到最基本的逻辑。而对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四种经济形态同时并存的中国而言,企业要“体验”的,当然还是一些最为基础的东西。如果企业在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色、功能上搞的一团糟,这样不仅不会给顾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反而会带来负面的体验,导致消费者的憎恨、讨厌。) w7 C! @% O, H9 J' O
" V+ N1 {8 F# i9 a3 J& r
无论如何,产品本身是最为重要的,即使你不敢作出“400年”的承诺,你也应该像瑞士人理解钟表理解钟表那样理解你自己的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