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78年起发生的云南不明原因猝死事件终于找到“元凶” 从1978年起,云南陆续发生不明原因猝死事件,截至2006年8月,已发生了100多起类似事件,死亡人数超过300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元凶”。昨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传来消息,该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研究员课题组合作,找到了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元凶”——一种蘑菇,当地人叫“小白菌”,学名叫毒沟褶菌。+ c- `; o2 _4 s8 N' [
28年里300多人猝死
( V# k3 R. A$ D9 H1 o 据2007年3月第五卷第2期《中国农村医学杂志》上刊登的《浅谈突发事件的病因调查》介绍:“云南省从1978年开始发现不明原因猝死,至2006年8月已在8个州(市)22个县(市)发生一百多起类似事件,死亡人数已超过300人。有些猝死病人被诊断为克山病,有的被诊断为与柯萨奇病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暴发性心肌炎。但这些诊断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流行病学特征性表现,甚至一些被诊断病例本身的疾病过程和病理也与诊断有不符合之处。”8 @+ D! X; p1 H+ @! {9 a, L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陈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孙承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沈壮等人,他们于2006年7月到云南,参与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教授的云南不明原因猝死调查项目。3 a- \- R$ ^" o+ x' X
经过调查,研究人员发现,2005年~2006年发生的7起聚集性猝死事件中,有4起事件的猝死发生在两个以上的家庭,其中两起事件均罹及3个家庭,这些家庭平时各自居住,独立生活,基本没有共同进食史,而事发前两周以内他们却都进食了“小白菌”。因此,专家推断“小白菌”就是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元凶”。- f- _( W+ {3 R) L
死者血液中发现小白菌成分0 e- a& {# m0 @5 x$ l6 U; o) y' s, _
“小白菌”被推断为“元凶”后,专家制作了有毒野生菌图册,边调查边将预防野生菌中毒的知识告诉群众,同时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预防以“小白菌”为主的野生菌中毒的健康干预活动,得到云南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积极认真地落实了各项预防措施,使得2006年云南不明原因猝死事件锐减到3起,猝死人数降低到5例,分别比2005年下降82.4%和86.5%。4 S. z5 y7 D! z- f& S
2008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吉开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刘吉开将“小白菌”浸到酒精里进行化学萃取,经过1到3天的浸泡,从萃取的溶剂中提炼出一种复杂的提取物。把不同分量的提取物喂食给小白鼠,24小时内小白鼠们陆续死去。它们死之前,均出现一种奇怪的症状,像得了癫痫一样不断颤动,出现水肿、小肠出血。
+ B) A9 q, }) p- I" n3 V$ _ 通过对萃取物的分析,发现了两个新的非蛋白质氨基酸。用这两个新氨基酸做动物实验,证明食用“小白菌”可以造成猝死。& |- B( l) A5 P' J4 \" ?2 ~
断定“小白菌”就是“元凶”的最直接证据,却是2009年获得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刘吉开说,2009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一位村民也是不明原因猝死,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死者的血液,发现血液中含有“小白菌”所含的两种新氨基酸。这是第一次通过直接证据,证实死者生前食用过该菌。0 @9 }. K. d0 j6 H- C
延伸阅读, x% l; P) y6 I6 F% m4 d" U" o( R' T
云南北部村民要注意啦!
% o8 @6 U, J) j8 u+ {9 O) C! | 专家警告:千万别吃小白菌" r( n3 v, X6 r9 N3 q+ R
据介绍,这种“小白菌”主要分布在云南北部,海拔在1800~2600米,成熟期一般在7~9月。( X/ K" z7 d; L8 `" \/ r8 P; z
那么,这种“小白菌”里的两种毒氨基酸是如何导致人死亡的呢?刘吉开说:“开始时,我们怀疑会不会是导致肌肉溶解,因为之前法国就曾报道过一种菌子会导致肌肉溶解。后发现它们虽然有这方面的作用,但不是很强烈。”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新氨基酸会引起小白鼠血糖急剧降低。
) v" G# I. e( h3 [1 @ “至于‘小白菌’作用在哪个靶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他说。1 {9 t' t, j K$ ?/ y3 c p: ~
根据研究结果,课题组印刷了大量宣传册,在危险和猝死发生地区散发,警告人们不要食用“小白菌”。干预效果非常明显,2010年和2011年没有出现类似猝死报告。
! E, Z$ R! Q9 ^( R( I 为了方便市民辨认“小白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了“小白菌”照片,呼吁市民不要食用“小白菌”。
% v5 ` W% [( L2 R& n: z0 K; C 该研究项目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卫生部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的资助。(杨质高)
" a, i8 j9 L1 S" [8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