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标题: 电源连接采用输入插口器具,还要求52或53号线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山炮    时间: 2010-11-12 12:55
标题: 电源连接采用输入插口器具,还要求52或53号线吗?
请教。
作者: coolbage    时间: 2010-11-12 13:18
章节25.7还是适用的!
作者: aha0827    时间: 2010-11-12 13:45
是的,依然适用!
作者: kendy    时间: 2010-11-12 17:02
25.7  电源软线不应轻于以下规格:
6 Q& [3 A& b+ t/ f! W— 编织的软线为GB 5013.1(idt IEC 60245)的51号线,如果在相应的特殊要求标准中允许4 C" f/ T) o3 ]0 q$ a: M8 U5 Y7 E
使用;
& y: F; S7 q( F7 s: @7 O( h! m— 普通硬橡胶护套软线为GB 5013.1(idt IEC 60245)的53号线;
8 |/ z3 h7 a$ C& K  c— 普通氯丁橡胶护套软线为GB 5013.1(idt IEC 60245)的57号线;
! Q5 ~9 M2 ^4 V) U% z— 扁平双芯金属箔软线为GB 5023.1(idt IEC 60227)的41号线,如果在相应的特殊要求标准中允许使用;7 i. u6 L; z! z3 E: v
— 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GB 5023.1(idt IEC 60227)的52号线,如果器具质量不超过3 kg;
# b5 P5 L* T9 B. C" ?, H5 Y— 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GB 5023.1(idt IEC 60227)的53号线,器具质量超过3 kg。9 G! ^: r' C2 i4 e4 X1 N
注:在GB 5023.1(idt IEC 60227)或GB 5013.1(idt IEC 60245)中较低的线号表示较轻的线型。% `& M" J: |3 n. B
    聚氯乙烯护套软线,不应使用于在第11章试验期间其外部金属部件的温升超过75 K的器具。但如果为下述情况,则可以使用:
% P2 a! d4 A+ @' D, m— 器具的结构使得电源软线在正常使用中不可能触及上述那些金属部件;
. a; g( k/ X3 q+ }! [* p: G— 电源软线是适合于高温的,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Y型连接或Z型连接方式。
作者: sgzcw    时间: 2010-11-12 17:06
25.7章有点问题。
% A0 B7 O- k5 N9 O6 D6 Z “ 。。。。。聚氯乙烯护套软线,不应使用于在第11章试验期间其外部金属部件的温升超过75 K的器具。但如果为下述情况,则可以使用:。。。。。”
) S9 v$ f" v+ x) A$ A难到超过75K的金属部件不适用,超过75K的其他材质的部件就适用?
作者: 山炮    时间: 2010-11-13 00:03
但是标准中25.5 电源软线应通过下述方法之一连接到器具上; ——X 型连接; ——Y 型连接; ——Z 型连接(如果相应的第二部分中允许的话) 。然而,器具现在是通过输入插口与电源连接的,并不是直接通过电源软线,标准中并没有提到电源连接器使用的软线需要不轻于何种规格的软线。
2 P7 n  t6 C1 S" V( _) Q——再请教——
作者: 山炮    时间: 2010-11-13 00:06
另外,刚在标准中看到“Z 型连接(如果相应的第二部分中允许的话)”——如果第二部分没提到是否允许Z连接,那么能不能用Z连接?
作者: bob_dai    时间: 2010-11-14 21:09
引用第5楼山炮于2010-11-13 00:03发表的  :, A/ `  ~# X% t7 ]' A8 z) B+ l
但是标准中25.5 电源软线应通过下述方法之一连接到器具上; ——X 型连接; ——Y 型连接; ——Z 型连接(如果相应的第二部分中允许的话) 。然而,器具现在是通过输入插口与电源连接的,并不是直接通过电源软线,标准中并没有提到电源连接器使用的软线需要不轻于何种规格的软线。
2 b" w2 X% s! ~7 @——再请教——
看标准看得太仔细啦,赞一个!$ j3 f3 j  X1 Y! n
从标准条款来说确实25.5只是针对不可拆卸电源软线的。标准没有写得很清楚。& ~/ D/ @- J) s9 M
可拆卸电源软线(使用inlet)的选择跟器具的重量应该没啥关系的。我觉得只要适用的环境合适,额定电压和电流合适应该就可以。
作者: bob_dai    时间: 2010-11-14 21:15
引用第6楼山炮于2010-11-13 00:06发表的  :
* o) Q' G* b% E4 N7 W& u. P4 C另外,刚在标准中看到“Z 型连接(如果相应的第二部分中允许的话)”——如果第二部分没提到是否允许Z连接,那么能不能用Z连接?
如果第二部分没提到是否允许Z连接,那么不能用Z连接。
作者: 山炮    时间: 2010-11-14 22:13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见到这个:' i) [. b0 I% [0 x) w
“  有朋友问,电饭煲产品整机的3C试验报告时,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里25.7、25.8(电源软线的标称横截面积)项的测试结果里的一些数据直接用得是随机携带的电源线的数据,不知这样是不是有问题?
0 m+ X6 B4 F: q! u5 ^# r- j( O    有一种观点认为,电源线的规格及面积是很重要的指标,也就一并做了检测了。7 |( Z6 F: J7 A, [
    据了解,检测站目前对耦合器连接的产品仍然检测25.7和25.8条款的电源线的规格和截面积。
! m- r% q6 Y: M# c" _3 [    在以前的******论坛中都曾涉及这个问题,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6 f$ [5 W! w0 D8 ]8 h    我的观点仍然是,按照第25.7和25.8条考核电饭锅的这种电源线是不适宜的。
( X+ B- Y) m" L. C    但不等于在做检测时,不可以对其考核和控制,毕竟它是随整机一同提供给用户的。
4 v1 Z; `9 G. D4 N    同样,需要考核和控制,不等于就可以在不适合的标准条款中体现。   ”
; w1 Z0 L9 T5 a0 m7 S% t% W1 s0 n2 P0 @, I1 z
我的观点也是一样的,应该是不适用的,但机构不考核,那它的风险也高。
7 a; D: ~" |% _/ i! J总结性的来说应是标准的一个缺陷处,建议作如下修改:7 `' T  j( k" l! S% t8 J( ?3 H& P0 l9 Q
25.101随器具交付客户的电源连接器的电源软线应符合25.7和25.8的要求。& l: |) o' m# s8 s$ T* I
25.102对于使用通用型器具输入插口与电源连接的器具,说明书中应包括以下内容:7 K4 C* m8 r2 t3 X: i
——电源连接器的规格;
1 N/ `* {, K/ S6 P5 ~, @——警告:不采用规定的电源连接器,有火灾的危险。
作者: 山炮    时间: 2010-11-15 23:43
耦合器的标准内容中软线采用52#或53#似乎只与电流有关,与器具质量无关。
( u) s8 ?' g% i' S+ {# y再提一问:标准25章中,器具质量指的是带电源线的质量还是不带电源线的质量?
作者: bob_dai    时间: 2010-11-17 00:12
引用第10楼山炮于2010-11-15 23:43发表的  :5 K; ^+ U  D' A. [4 ^9 R
耦合器的标准内容中软线采用52#或53#似乎只与电流有关,与器具质量无关。; m7 u) N0 m8 K, m8 s1 K
再提一问:标准25章中,器具质量指的是带电源线的质量还是不带电源线的质量?
我这样理解的,标准中之所以要求52#或者53#不同的电源线是因为拖动电源线的时候可能会造成电源线的损坏,因此器具质量应该是不带电源线的质量或者严格一点说应该是总的质量除去裸露在器具外部的电源线的质量。
$ \) k2 F, c. \3 N# x% n; U+ {1 J6 B: A实际的检测时一般都是把不可拆卸电源软线的质量包括在里面的,个人感觉问题也不大,因为电源线的质量毕竟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了。




欢迎光临 安规网 (http://bbs1.angu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