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7楼牧羊人家于2009-04-16 22:36发表的 :1 ?4 e. ~# ]9 s: ~1 ]: I
做医疗会发现接触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知识面狭窄;以我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话,目前做安规主要是两种:一个是认证机构,另外就是厂家;而与IT相比,之所以大家会觉得医疗难做,是因为缺乏对产品足够的认识,一方面医疗设备众多的专标和性能参数会让认证机构很难深入了解(毕竟他们很难有那么多的机会像IT设备一样对医疗产品了解那么透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认证机构都没有完整专标的检测设备和能力,当然如果这样做,大量的资金投入也相当不菲;即使在国内的检测所,也只能做部分专标的检测,如武汉所的声输出检测、北京所的麻醉机、沈阳所的X光机检测等。
另外一方面,从医疗设备的厂家考虑,医疗设备的安全在国内还不成熟;因为这个行业是高利润,虽然几乎任何人都知道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但据我所知,至少在国内企业里面,对这块的重视非常低;而且,很多企业的规模都不大,更不要说,会投入多少的资金和人力对IEC601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我认为正是因为医疗行业面临的懂标准却不懂产品或懂产品却不懂标准的两种状况,导致很多人觉得医疗难做。因此,对于这个板块而言,我建议更多的针对问题进行沟通,大家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详细的描述清楚,必要时写成文档进行讨论,而不要过多的立足于标准的分解或一些讲义之类的东西,个人觉得这些资料固然有可取之处(不包括现场交流),但实际参考作用非常有限。
引用第18楼gengjunmei于2009-04-17 12:37发表的 :
9 K2 J/ `# E% {7 C8 S
}+ H6 I2 H. x& I$ z, X
真知灼见,确实需要面对问题讲标准,面对产品讲标准,面对使用讲标准,简称”三讲“啊,呵呵,我的理论。
引用第17楼牧羊人家于2009-04-16 22:36发表的 :7 d/ C, B/ r2 w3 u( G w9 K
做医疗会发现接触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知识面狭窄;以我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话,目前做安规主要是两种:一个是认证机构,另外就是厂家;而与IT相比,之所以大家会觉得医疗难做,是因为缺乏对产品足够的认识,一方面医疗设备众多的专标和性能参数会让认证机构很难深入了解(毕竟他们很难有那么多的机会像IT设备一样对医疗产品了解那么透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认证机构都没有完整专标的检测设备和能力,当然如果这样做,大量的资金投入也相当不菲;即使在国内的检测所,也只能做部分专标的检测,如武汉所的声输出检测、北京所的麻醉机、沈阳所的X光机检测等。
另外一方面,从医疗设备的厂家考虑,医疗设备的安全在国内还不成熟;因为这个行业是高利润,虽然几乎任何人都知道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但据我所知,至少在国内企业里面,对这块的重视非常低;而且,很多企业的规模都不大,更不要说,会投入多少的资金和人力对IEC601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我认为正是因为医疗行业面临的懂标准却不懂产品或懂产品却不懂标准的两种状况,导致很多人觉得医疗难做。因此,对于这个板块而言,我建议更多的针对问题进行沟通,大家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详细的描述清楚,必要时写成文档进行讨论,而不要过多的立足于标准的分解或一些讲义之类的东西,个人觉得这些资料固然有可取之处(不包括现场交流),但实际参考作用非常有限。
引用第21楼上善若水于2009-05-06 22:44发表的 :
医疗器械的标准如果单纯的看字面或讲义去理解,那么很枯燥甚至是理解错误,而目前国内的检测所的检测能力实在一般,而相对比较牛的就是tuv了,那些德国专家确实很牛叉的。而对于ul和its等机构的国内分支,只能说刚起步。
引用第35楼ajay于2011-03-06 16:40发表的 :
楼上的有点过度自信了吧。检测水平和医疗行业制造水平是息息相关的。真正的技术掌握在厂家手上,有规模的厂家基本上自己内部的实验室会申请第三方的目击实验室,甚至自己出报告后交给第三方审查。你看看我们国内自己的厂家有多少具备这个能力的,你就大概知道我们的程度在哪里。
* h2 |% U! ^$ Y
不是看不起自己人,我们起步晚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没什么好争强的。我们只是在走国外已经走过的路,经济如此,技术更是如此。
说到德国的专家,我接触过的大家也接触过,就是经常来中国讲课的MARTIN(TUV SUD)。我本人接受过他2次培训,也和他有较深入的交流,挺不错的。安规很大程度是讲经验,人家20多年的经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摆在那里。我也接触了不少国内TUV的工程师,说实话,比起来还不是一般的距离。
欢迎光临 安规网 (http://bbs1.angui.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