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蜂胶竟然是树胶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蜂胶产品行业潜规则:近10年来,用树胶冒充蜂胶已成为各大厂家共同的“默契”。中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每年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使用“树胶”加工“提纯蜂胶”时,还要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用来提高蜂胶中的总黄酮含量。(11月22日《北京晨报》)蜂胶的保健和药用作用无需赘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食补的良品。然而有谁能想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包装精美的蜂胶盒子里面,很多装的却是树胶和添加剂的合成品?更藉由此发散联想开去,不能不提出一个疑问:究竟有多少入口之物挂着羊头卖着狗肉,打着“天然”的旗号糊弄消费者?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说白了,是在蜜蜂体内完成了物理和化学反应之后的自然产物。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也是人工合成不可复制的。按理说,蜂胶造假应该很容易鉴别并被查实。然而根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那么,多出来的700吨是如何走向市场并能顺利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
从假蜂胶的制作方法来看,根本称不上有什么高科技含量,不过是拿大锅熬些树胶冷却后就摇身变成了“蜂胶”。而按照《蜂胶国家标准》,“总黄酮”含量是检验蜂胶的一项重要指标。蜂胶软胶囊、蜂胶片等蜂胶产品,同样也是把总黄酮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而造假者就通过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的方式,增加总黄酮含量,达到通过检验的目的。此种情景,令人极其熟悉,当初三聚氰胺的添加,正是基于奶粉检测中蛋白质含量的机械要求,三聚氰胺因此被不法商人掺杂进食品或饲料中,以提升食品或饲料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使中国食品行业蒙受了巨大的公信力损害,给公众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健康损害。
从安全性上来说,造假蜂胶中添加的槲皮素和芦丁,本身都属于可以治病的药物类物质,并不如三聚氰胺那般对人体毒性作用巨大。但是,是药三分毒,这是药理学上的常识。而添加槲皮素和芦丁越多,就意味着总黄酮含量越高,检验就越容易通过,而且商品就越有卖点。那么,身体本来康健的人,如果为了保健买来假蜂胶,吃多了槲皮素和芦丁,是否会造成健康损害?
虽然没有人给我们答案,但答案似乎又明显摆在那里。 还记得,前不久媒体曝光市场上“五常香米”大部分由香精熏出,而后还爆出一些珍珠粉实际是由蚌壳研磨制成……但这些事查处并未见有何大动作,相关行业标准也未见有何革新,现在都不了了之。尽管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有非常严厉的惩处力度,但现在三聚氰胺仍旧时不时的露面闹妖。究竟有多少“行业潜规则”在我们身边默默的潜伏着?究竟有多少“行业潜规则”即便是被曝光了,却还是可以胡来?这是作为人体试毒机的消费者所无法知晓的。
这个时候,我们很想问一句,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永远是“媒体曝”?我们的行政监管在哪里? 现在什么都有假,为什么?
监管部门需要负责
还好是农民,回家种田,种菜,自给自足! 这是正常现象了,还有多少没爆出料的“天然食品”呢?没人知道。 昨天看到的报道,一盒128块钱的成本,最后买5800多RMB,暴利啊 还有多少吃进肚子的东西是可以放心的? 所以俺不吃补品,更不相信什么纯天然的东东。
还是老家好呀。 都是无良商家,监管部门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