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门设计或维护缺陷导致女乘客被夹跌落身亡
原载:http://news.ycwb.com/2010-07/07/content_2569577.htm新快报讯 据《新民晚报》报道,5日晚6时16分,上海轨交2号线中山公园站发生一起意外,一列列车正在关门作业时,一名中年女性乘客欲强行上车致手腕被夹,在列车启动后其又与安全护栏撞击并跌落在站台上不幸身亡。
欲强行上车致手腕被夹
记者随后赶到现场,地上还有斑斑血迹,警方正在勘察,地铁工作人员则拿着杆子捞起一只落在铁轨上的女鞋。
据轨交部门介绍,5日晚6时16分,轨交2号线中山公园站往浦东方向的209号列车正在关门作业,列车警示用蜂鸣器同步响起;突然,一名中年女性乘客在车门即将关上之际,将手伸进门中欲强行上车致使手腕被夹。
站台服务员发现后,立即上前帮助该乘客向外拽拉,但未果。此时列车启动,并带动该乘客,造成其与安全护栏撞击跌落在站台上。120急救人员闻讯赶到将她送往医院,但其经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同时车站已与乘客家属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善后事宜。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对此,轨交部门提醒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应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时强行上车,以避免发生意外。
地铁集团将调查事故责任
事故发生后,申通地铁集团连夜召开会议,要求全系统认真剖析这一事故,会同**部门查明事故责任原因,认真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申通地铁集团明确要求各单位举一反三、强化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上海地铁安全运营。
记者调查
疑问一
车门夹异物为何车子开动?
记者在昨天的各论坛发现,不少市民对“车门夹着乘客的手却开动”了表示疑问。一般车门被异物夹住无法闭合时,该车门上方的警示灯会变为红色,同时车辆无法启动。这次事故发生时,车门同样夹着乘客了,可车辆不仅没有发出警报,还正常启动了。
记者就此采访申通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无法确切给予答复。不过记者通过专业人士了解到,原来此次出事的列车,是2000年-2002年间购进的AC02型交流电动车组,这类列车制造年代较早,车门采用气动方式开启关闭。与现在新线上的列车都是电动门,有感应受到阻力门便关不上不同,这些老车门式机械式的,没有电子感应,门间有橡皮条缓冲,只要门卡到位就能关上,而门关上的话列车就能启动。业内人士猜测,可能由于启动车门本身的缺陷加之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了被夹时没能及时停止关门动作并发出报警。
疑问二
司机为什么没能及时发现意外?
“车门关上后,一般站台工作人员都要挥动小绿旗,司机会不会没有看到小绿旗就开车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昨天晚上来到了中山公园站实地考察。在往浦东方向的车头位置,记者向车尾看去,却看不到车尾,原来中山公园站是个内弧形站台,从车头位置最远只能清楚地看到3-4节车厢,后面四节车厢站台根本看不到。
====
小议:请留意上述红字部分。地铁门夹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报道和分析,难以想象同样问题及同样分析结果依然存在。 安全与性能是相对的,不可能为了绝对的安全无限制增加列车的成本
本次事件受害者自己责任 我感觉事主有责任的。说得不好听点:急着奔丧呀! 楼上的两位说的点偏激,事实上列车确实有问题,前不久我手拿着一把伞上地铁,因上车的人多,伞被列车门夹着,但车不能报警及松开,最后等列车下车才把我的伞松开,我想,如果是我的手怎么办? 我觉得还是要首先提高民众安全观念,如果说民众安全观念不强,就算最人性化的东西都会发生意外. 对此,轨交部门提醒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应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时强行上车,以避免发生意外。
楼上的没发现吗,中国出事故,有关部门都是提醒人民群众自己提高警惕;而国外出了类似的事情,都是相关部门内部检讨,找解决的方案。
完全不同的态度 内弧形站台??设计上已经是失误,因为这样列车长无法确认是否有乘客被夹,解决方法只有增加人手确认没有人被车门夹住。电动门压力感应只算是一种辅助性的保护装置,因为电动门也是会失灵的,不能完全靠这个做保护。乘客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大前提。如果上述三方面有一个是处于正常的意外就不会发生,相反,三种情况都处于最恶劣情况,就会导致意外。 如果照一楼 二楼的说法那我们现在做的非正常工作试验都不用做了 都靠用户自己保护自己了 安规网作为一个技术论坛,建议大家是否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讨论,以便至少在理论上提高产品安全技术的进步:
1. 如果让我们来主导门安全机制的设计,我们会怎样设计?
2. 我们会如何确保这些安全机制不会在使用中、维护时被无意间旁路?
也许讨论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联锁及其可靠性的理解。 安规网作为一个技术论坛,建议大家是否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讨论,以便至少在理论上提高产品安全技术的进步:
1. 如果让我们来主导门安全机制的设计,我们会怎样设计?
2. 我们会如何确保这些安全机制不会在使用中、维护时被无意间旁路?
也许讨论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联锁及其可靠性的理解。
页:
[1]
2